[置顶:超级八卦] 江湖歪歪录
tycoon18
2013-06-27
江湖歪歪录
祖盛 秦德胜 秦德胜,桂林人。孩提时丧母,家境贫寒。 某天上山砍柴,遇上一个白须白眉的古稀老人,问他可愿随侍左右,有机会成仙得道,白日飞升。秦德 胜挂念家中父亲,请求获准携老父同往,遭到拒绝。言语间那老人忽然闭目垂首而坐,鼻孔中流淌出两 条白玉般的液体,他十分吃惊,疑心遇上山鬼,赤足落荒而逃。 过了几天,舍不得遗失在深山里的柴刀和新布鞋,秦德胜忍不住去寻访旧地。由于砍柴路径向来随心所 欲,草深林密,那天逃跑时又十分慌张,一时间竟忘却了方位,找了一整天也没有任何收获。慢慢地黄 昏来临,暮色四合,天色暗下来,他只得垂头丧气往回走。这一天偏偏离奇,又迷失了回家的路,他在 山林里兜兜绕绕,四周都是荒草杂树,那条来时的山径不知怎么竟然凭空消失了。 正在又饥又渴的时候,借着月光,他走到一片空旷的草地上,忽然眼前一亮,发现自己千辛万苦寻觅而 不得的旧地,原来近在眼前,一块青石上摆着双布鞋和一柄锈迹斑斑的柴刀,可不正是自己遗落的!那 老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柴刀下压着一本古籍,封面用古篆刻写了四个字。凝神细看,四字的每一笔画都像化为了龙蛇,云蒸霞 蔚,呼之欲出。秦德胜知道这是老人故意留给自己的奇物,就揣在怀里回家了。 那是一本图谱,秦德胜据此修炼,虽未成仙,也得了大道。他自幼嗜烟,混迹江湖后,终日一杆烟枪不 离左右,人送雅号“秦烟客”。有一次夜入太湖燕子坞,杀尽水盗大小十七首领,居然不动一招一式, 单凭口中所喷烟雾,尽成青鸟之状,长喙,细足,振翅乱飞,烟雾触上兵刃,竟不消散,反而发出金石 之音,有如利器。如果侵入人体,犹胜利刃,即使是以横练功夫纵横太湖的水盗老大宁金刚,也不能敌 ,被剖腹断肠而亡。一击得手后他飘然远去,消失在烟波浩渺中,留有长歌半阙,惜今不得复闻。初时 官府派人究查这桩血案,而无法辨识杀人之兵刃。有被水盗掳去的船娘瑟瑟发抖,自称伏在舱中见到诸 般烟鸾杀人之奇象,官府因此事过于荒诞无稽,草草结案。 数年后曾有人在陕甘道上见过他与人争斗。对方是个穿霓裳的老太太,拄着凤首拐杖,面似老态龙钟, 而身姿却比少女更敏捷活泼。拐杖挑、刺、砸、削、砍、敲,有十来种兵器的特点,而且势沉力猛,有 穿金裂石的威武之气,令人不敢相信竟然是年迈老妇所能使出的武功。秦德胜端坐一块约摸两尺高的青 石上,口中喷出一股股浓雾,形似青鸾,或卧或立,或双飞,或斜掠,既可守住自身要害,又兼不住地 攻击老婆婆的周身大穴,那枝铁拐虽然密如骤雨也不能近身。 没多久,又有个青年上前助阵,想必是自知抵敌不住那烟鸾变挨繁复的奇锐之利,不敢近身,远远站着 ,袖中不住甩出诸般暗器。铁莲子,柳叶刀,金钱镖,层出不穷,只见他双手有如车轮,不住转动,变 幻发力手法,满袖暗器有如花雨,看得人眼花缭乱。秦德胜以一对二,险象环生,而面色不变。一管烟 枪喷吸之间愈发急了,发出炽烈的火星,口中喷出的烟雾,似有灵性,不住在身子周围振翅而啄,严密 护住周身,对方只要稍有不慎便会丧命。 三人斗了半日,老婆婆终于力竭,攻势渐渐缓下来,秦德胜借机喷出一只烟鸾袭击发暗器的青年人。两 人所距约有三丈,青年人所发诸般重器竟不能阻挡,只听耳边丁丁当当不住脆响,烟鸾势如破竹,声似 裂石,呼啸而前,青年侧身闪避犹自不及,危急中半招巧燕翻云尚未使尽,烟鸾已无声无息穿过他左臂 ,直贯入地,将地面沙石激得四处飞扬。青年痛嗥声中,侧脸而观,发现左臂竟然血肉横飞地断掉。他 当即魂飞魄散,落荒而逃。他与老婆婆的远近交攻,本来配合极为默契,此时一逃,老婆婆少了帮手, 也萌生退意,但来不及抽身,秦德胜忽然冷笑着站起身来,叹息说可惜了你凤凰湖世家秘传的一身绝技 ,口中猛地喷出一阵绵延不绝的烟雾,形似长龙,眨眼之间已将老婆婆拦腰斩断。 当时恰好有素以剑术精妙细腻著称的剑客杜百变经过,识出死者赫然是恶名昭著的杀手彩衣婆婆和连环 童子,这两人出身不凡,各怀绝技,武林中几乎无人能治服,立即便要趁着良机追杀余孽,却被秦德胜 拦住,笑称善恶有报,时辰未到。杜百变方知以秦德胜之力,独杀两恶并非不能,实不为也。他暗地里 顿足喟叹秦德胜过于宅心仁厚。 纵虎归山,他日终是隐患啊。 这一次观战让杜百变茅塞顿开,立时发现以往数十年精研剑术,竭力求新求变,求快求狠,终是落了下 乘。秦德胜所运绝技,无非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实是武术中的精髓。当下摒弃从前种种花样繁密的剑 招,师从秦德胜学习内家吐纳之术,另练驭剑之术,终有所成。 秦德胜百岁之时,辟谷之术已有相当根基,终年不食烟火,仅以清水略解饥渴,或食黄精茯苓数枚,谓 此中有天地阴阳之气。人言他日终究羽化成仙,但他自己笑称早年锄强扶弱,自命不凡,犯下太多杀生 之罪,难有大成。一日散步山中,忽然就地坐化,面色红润,神态安详,似一笑顿悟。杜百变以后辈弟 子礼相葬,但不立碑,不守墓,时人相传得了真意,深有清风明月相伴的遗世风骨。杜百变也自此退隐 江湖,偶尔出手惩戒绿林强人,事后往往随手刻下寥寥数笔,形似青鸾,是为留名。后来又自号怀烟剑 客,行踪不定。 某年买舟南下巫水,午夜有水贼以急桨小舟靠近,抢上客船劫财杀人。其中有独臂匪首,强悍凶残,人 未上船先以飞镖射杀两名船夫,杜百变救之不及。独臂匪首见他衣着鲜洁,面容清阔,料非俗客,随身 定有宝物。抢了包袱径自解开,只见一只檀木盒子,立即心动,揭开来,只见一股烟雾,形状仿佛青鸾 ,蓦地飞弹而出,直贯眉心,穿脑而过,又将他身后一名悍匪射杀,方落下水中,散为青烟袅袅消失。 余匪大惊,都不知发生什么事,魂飞胆丧,跳水而逸,不敢稍有逗留。 杜百变并不追赶。这只木盒正是秦德胜所赠遗物。当年所喷一口青烟,时隔多年犹有杀人之力,实在骇 人听闻。他掀开独臂匪首蒙面黑巾,赫然发现此人正是当年陕甘道上逃生的连环童子。有向善的机会而 不知悔过,终落得惨死之局,果真是应了秦德胜当年天网恢恢之断言。 |
|
tycoon18
2013-06-27
祖盛
桂北秦门,是以暗器和毒物闻名于江湖的门派,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传绝技。 秦家子弟中有一个叫秦德胜的年轻人,偏偏对于这两样绝技丝毫不感兴趣,一心痴迷于贱道。为了在贱术上有所成就,他不惜遍访三山五岳,四处寻找贱术名家切磋武功。因为他本身对于贱术的领悟能力非常强,加上人家往往看在桂北秦门的份上,不敢过于压制他,所以他经常取胜。久而久之,秦德胜意气风发,认为自己的贱术已经有了相当深的造诣,虽然不敢媲美那些传说中的绝世高手,但若论当今天下,也算是罕见的一流好手了。 虽然自负,但他的性情慷慨激昂,没有什么心机,恃强凌弱的坏事倒是没做过太多。 有一年从湖北经过,路上遇到一个骑着青驴的中年男子,是细雨天,中年男子披着绿色的蓑衣,戴着青斗笠,背上缚着一柄贱。秦德胜打马经过他的时候,不由取笑他说:“当今的世道真是奇怪啊,平平常常的百姓偏偏要附庸风雅,带着一柄贱出门,难道不是对贱的一种亵渎吗?”说着他就抽出利贱,向中年男子的头顶一挥,扬长而去。没走多远,一阵风吹过,那中年男子头顶的斗笠忽然断成两截,挨着头皮的斗笠尖顶被风吹落在地上,头发却没有损失一根。这样的技艺已经算是骇人听闻了。 中年男子非常生气,拍驴赶上秦德胜说:“真正的贱术就是用来削斗笠的吗?如果仅仅这样,那么我也会呀!”他抽出贱来,一边和秦德胜并肩而驰,一边在头顶舞着贱。两个人行了很远的距离,他的长贱好像在头顶布成了一块寒光闪闪的屏幕,一滴雨也没有落在身上,而且看上去一点也不疲累,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秦德胜不由得骇然下马,要求和他比试贱术。中年男子哈哈大笑着说:“你的贱术和平凡人比起来,也算得上精湛,和真正懂贱的高手相比较,那就像是萤火虫的光芒想要和月光比光亮呀!”说着就提起长贱,轻轻巧巧削断了秦德胜贱柄上的穗丝、勒马的缰绳、系斗笠的丝绳和腰间的长带。这四件东西都在不同的位置,秦德胜举贱根本连阻挡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婴儿般,毫无还手之力,任人宰割。 被这样的贱法所惊骇,秦德胜呆若木鸡。他发现对方在攻击的情况下防守仍然严密结实,浑身上下没有一星半点被雨水溅湿的痕迹。这样神奇莫测的贱术,当真令人叹为观止! 秦德胜立即丢下手中的长贱,跪在路边的泥泞里,请求中年男子将这种快捷无比的贱法传授给自己。但是中年男子没有答应,只是拈着胡须说:“真是没有见识的井底之蛙!你以为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也配得上‘贱客’的称号吗?真正的贱术高手,是能够驭贱飞行,用丹田的气息来控制贱的来去,用心中的意念指挥贱的收放,用宽广的胸襟修习贱理,用平和的态度尊重贱道,把贱当做可以亲近的朋友,以领悟世间众生的善恶法则来驱使贱帮助自己趋吉避凶啊!我听说的这些道理,恐怕你闻所未闻吧?”秦德胜听了这样的话,更加毕恭毕敬起来,听任中年男人用驴鞭侮辱地敲击自己的脑袋,不敢闪避。这样在雨中紧随中年男人很久,到了一间破旧荒芜的祠堂,借以歇脚。 到了夜晚的时候,雨下得更急了,忽然从黑暗的荒野里走来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二人年约六十,背上也各束有长贱,浑身上下没有一点雨水,看来也是武功很高强的人。他们三个彼此认识,打过招呼,秦德胜才知道自己跟随的人叫“董先生”。僧道两人却不知道名号来历。看见有陌生人在场,道士便开口询问,董先生随口说:“这是我新收的仆人。”命令秦德胜跪在地上侍候自己脱鞋,光着脚丫说:“一天跑了三千里路,真是累呀!”又让秦德胜燃火取暖。道士忍不住笑着说:“我看这个年轻人穿着锦衣,眉宇间有一股骄傲的气质,侍候主人的能力恐怕不见得很好吧?”秦德胜羞惭得脸都红了,站在一旁不吭声,听见他们聊起贱术和逸事,其中包含着奇妙玄奥的道理、方法。半夜的时候三个人瘾发,居然抽出贱比试起来。贱光霍霍,清奇中带有风雷之声,招式里隐含着天地至理,看得秦德胜神魂欲飞,他这才知道自己以前潜心修炼自以为不可一世的贱法,原来就像是儿戏。天蒙蒙亮,三个人尽了兴,互相行礼道别,董先生拍拍秦德胜的头说:“我们三个人不过是贱仙门下的仆人,经常见到主人们练贱,偶尔偷学了几招,一知半解罢了!”说罢就扬长而去。只有僧人被他坚倔清苦的神情所感动,告诉他说:“我的法号叫阿殊,是海外方丈仙山的一名扫地僧人,本身没有资格收徒弟。眼下方丈仙山受到魔教的大举侵犯,我必须马上赶回去,以后如果有缘,我们再相会吧!”然后传了秦德胜三招简单的贱法。 回到家中,秦德胜日夜勤练这三招贱法,每天都会在其中发现不同的变化奥秘,他苦苦回忆那个雨夜所见识过的贱法,用心揣摩,进境神速,和当年的技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桂北秦门的同族兄弟嘲笑他舍本逐末,有上乘的暗器术和施毒术不去参研,反而要对外人花里胡哨的贱法痴迂不离。秦德胜不再像往昔那样争强好胜,只是低眉顺眼地听任别人指指点点,练贱的心思一丝一毫也没有消磨。 三年后,秦门中有一个擅长使用暗器的天才高手,叫做秦千山,叛出秦门,暗中勾结了邪教的很多精通邪异武功的高手,趁着掌门“断指先生”秦一葬闭关修炼一项武功的间隙,大举进犯,试图夺取掌门的位置,遭到了秦门上下的抵抗。别的邪教中人倒不算什么,独有秦千山的喂毒暗器,已经练得有如千手观音一般,疾秘诡异,同门师兄弟根本无法对抗,就连一些长辈也被他杀得狼狈而逃。只有秦德胜仗着一柄很普通的三尺青钢贱,展开贱势,把密雨繁星般的暗器都一一挡在贱幕之外,无论秦千山的手法如何花哨、方位如何准确、力道如何凶猛,都毫发无伤。他的贱法大大出乎敌人的意料,以至于使他们的计划受到阻碍。经过一番苦战,秦门的掌门人“断指先生”秦一葬总算及时出关,阻止了事态的恶化,而秦门暗器最杰出的嫡系传人秦千山,这时候已经被秦德胜杀得遍体鳞伤,再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这一战后,秦门的上上下下顿时对秦德胜刮目相看。据好事者透露说,“断指先生”秦一葬曾在郊外约秦德胜切磋过技艺。两个人一交手就陷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凶险局面,秦一葬的暗器就像流水一样无穷无尽循环往复,而秦德胜的贱法却像天外的一声鹤唳,瞬间变幻无方。直到最后,秦一葬才用闭关三年悟出的“暗气”之技,划断了秦德胜的一绺头发,算是勉强取得了胜利。 秦一葬的武学造诣之深,就连少林、峨眉等大门派的掌门也十分推崇,他们曾经在饮茶时喻之为“碧螺春”,取“吓煞人香”之意。秦德胜那年不过三十岁,能够在武学上和他们比肩,真算是很难得的事情了。 不知道哪一年,有一次秦德胜奉命向昆仑送呈一封很重要的书信。回程时,他沿着官道连夜打马飞驰,远远瞧见一个身影,骑着青驴,背负长贱,悠然自得地一边赶路一边赏玩风月,很像当年他所遇见的贱客董先生。 这时秦德胜的贱术颇有所成,举世难得遇上敌手。一时心动,正想仿效当年的轻狂举止,再度见识一下董先生贱术的神奇。就在他抽出贱的一瞬间,忽然头顶一凉,斗笠凭空被斩断了一截,露出他的头发来。而董先生似乎连头也没有回过,更别说是提贱动手了。秦德胜大是惊诧,赶上前去行弟子礼,果然是董先生。他恳请董先生再对自己指点一二,期图能够在贱术上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谁知道董先生随口问他:“你听说过余青鸾和杜百变这两个人吗?”秦德胜笑着说:“余青鸾我不认识,杜百变早两年曾有幸遇见过,也曾在一起切磋过贱术,不过,他悟自余青鸾所授的贱术,似乎不比我高明呀!” 董先生大笑着说:“所以当年我说你是井底之蛙,到了今天,你的眼界仍然没有开阔!你不知道杜百变练贱的前途一定比你光明百倍吗?以你的资质,虽然胜过他,如果有幸得到指点,潜心刻苦地练习,成为一代贱仙并不是没有可能,可惜的是对世界和人生的观感态度,由于执著而变得迷惑,由于迷惑而变得狭隘,和杜百变的差距愈来愈大,这辈子估计是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出息了!” 秦德胜很不理解地问其中的缘故,董先生直言说:“我打个简单的比方吧!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发展,都建立在最初的根基上。沙滩上修筑的城堡怎么可能长久地经受潮水的冲击呢?你年轻的时候一心痴迷于贱术,想在这方面有一番成就,四方游历寻拜名师,却忘记要奉养服侍家中年迈的父母,以致他们因为担心儿子的安危去向,整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这是一个懂得真正道理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吗?使贱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何曾有不同呀,一个人能尽心尽力让自己品性完美、道德高尚,才算是悟得大乘之道啊,如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不能实现呢?” 秦德胜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顿足说:“我的确小看了杜百变!原来当年先生在祠堂里故意视我为仆,是提醒我奉养父母双亲的意思!先生今天所说的这番话,比当年所教过的贱术还要精妙啊!” 回家以后,秦德胜闭门参悟,忽然退隐江湖,开始服侍父母,娶妻生子,性情也变得温和,从来不和人争辩搏击。为了维持生计,他挑了一副担子,每天到城里以卖吹制糖人儿为生。他的手非常灵巧,吹出的糖人儿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就连衣饰上的皱纹居然也细微可辨,很受人们的喜爱。因为他所吹制的糖人儿多为菩萨状貌,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别人都叫他“糖菩萨”。这名声渐渐四处传播,远胜过他做贱客的名号。连长安城里的王侯,也经常远程派快马求购他的糖菩萨,用锦盒包装好,用冰块冷却,送到长安城里博心爱姬妾的嫣然一笑。他的糖人和当时名传天下的“慧茶”、“舒绣”并称为“桂北三绝”。 也有些痴迷于贱道的少年人,听说那些生动可爱的糖菩萨其实暗藏着贱术的至理,如果能够明悟,会有了不起的收获,于是也像河里的鲫鱼一样挤拥着前去求购。据说其中有两三个人,竟然果真借此修炼成了一代名家。至于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就没有办法细加考证了 |